2024年6月24日下午,“师生面对面—土木学子心中的思政课”座谈会在交大路146号1066vip威尼斯报告厅举行。教育部研究生思政课教指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分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副院长谢瑜,教研部主任李世敏,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政课其他教师代表郭海龙,覃世艳,刘莹,章娟,景星维,辅导员谭力豪及2023级硕士研究生出席活动。本次活动由谢瑜主持。
讲座开始,李世敏介绍了研究生思政教研部的团队组成及发展历程。他回顾到,团队于2011年正式成立,经过多年的努力和不断壮大,现在已经有9位老师及3位外援老师。他表示,团队始终致力于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在师生互动环节中,老师们首先在现场随机抽选了12位研究生,邀请他们分享对经历过的思政课的看法。这些学生来自土木专业的不同方向,选择了不同老师的思政课,观点各异。学生表示,思政课不仅能够提升政治思想水平,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还能通过老师有趣的授课方式和课后积极的答疑互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课堂上播放的有趣视频也丰富了课程内容,增强了学习的吸引力。一些学生认为,与本科时的思政课相比,研究生阶段的思政课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还会涉及如智能AI等课外内容,老师在授课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热门话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深入思考。
接着10位学生代表关于“眼中的思政课”和“心中的思政课” 发表了看法及建议。学生们普遍希望思政课能够更加有趣且富有实际作用。他们建议对小组任务作业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如:社会实践的形式不再局限于问卷调查,而是能够有更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了与人交流的能力,促进了综合素质的发展。除此之外,有同学认为,研究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思政课可以减少点名次数,考勤方式应更加灵活,以适应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学生建议,可以通过针对土木行业的具体案例来讲授内容,便于更直接地理解;通过奖励式评选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切身参与到实践中。要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使学生在拥有理性的判断能力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
接下来是老师提问的环节。
覃世艳提到:“对于考试,我们曾实行过免考制度和发布题库等方式,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不过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一直在进行改革创新。”基于此,她提出了两个问题:考试形式还有什么提升空间?以及如果课程形式调整为线上加线下结合,同学们希望是一种怎样的形式?学生代表回答到:免考制度是可以参考的,可以设置一个合适的免考比例,这样可以调动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对于课程形式,可以在课前发布相关的视频等资料,让同学们预先学习。
李世敏提问到:“大多数同学对于社会实践是很认真的,但我们该如何应对那些不积极的同学呢?”学生代表回答:可以参考以前老师的方式,先由老师对整个组进行打分,再由组长对组员进行打分。同时,每个组员需要将自己的工作内容公示出来,以确保评分的公平性,避免组员对评分产生异议。
景星维提问:“大家对于思政课的内容深度是怎么想的,是想内容深一些还是浅一些。”学生代表回答道:希望思政课的内容由浅入深,难易结合,主要方式为在特定的比较重要的内容进行深入,课程整体节奏都比较轻松。
刘莹提出了她一直以来的困惑:如果角色对换,同学们来当一位思政课老师,会认为思政课难上吗?难的地方在哪里?她认为,思政课的三处难点,一是思政课处于河流的下游,如何打破固有的思政课枯燥的心理很难;二是授课的形式,如何在创新的基础上抓住同学们的心很难;三是如何体现出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区别很难。对此,她引用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的方法,指出解决这些难题,要牢记三个结合:结合学生背景,结合学校资源,结合实际生活。
章娟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硕士阶段思政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深度与本科比有什么异同?第二个是有没有同学感到想参与课堂而没有机会?是否有让同学更多参与课堂的方法?”学生代表回答说:“本科生思政课主要是各种背诵和掌握知识体系,研究生思政课主要是各种研讨和运用这些知识。由于课堂时间紧张或者个人性格内向,同学会不擅长表达但也有想法想要和老师交流,可以通过课后总结思考私发给老师进行思想上的互动。”
座谈结束,大家意犹未尽。谢瑜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要以全面、系统、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她诙谐幽默地说道,“想知道如何解决困惑,就来听我们的思政课。” 与会师生表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土木学子的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实践效果将会不断提升,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此次座谈会由1066vip威尼斯主办、2023级硕士道铁2班与1066vip威尼斯研究生会联合承办,在师生之间搭建了一个开放、坦诚的沟通平台,旨在以师生座谈的形式连接1066vip威尼斯的学生诉求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反馈,推动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政治素养,对于加强学风建设、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文字|李卓航 刘瑞钊
摄影|秦颢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