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坛经》,在数年前偶读一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当时涉世未深,定未能解其禅意。菩提树明明就是树,为何又不是?明镜台明明就是台,为何也不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为何连尘埃也没有。可虽未悟其深意,却仍感觉深不可测,无聊时时时吟诵,以显示仙风道骨的样子。可这机缘巧合,竟悄然打开了我管窥《坛经》的大门。 而如今,重拾《坛经》,竟有了另一番感悟,发现这是一部绝对唯心主义的开山巨著。 魏晋南北朝时,达摩祖师一苇渡江,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将印度佛学传至中国,成为了中国佛教的始祖。七世纪末年,五祖弘忍欲传衣钵,遂令弟子做偈,欲传与具有真如佛性之人,德高望重的大弟子神秀作了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料这偈子被目不识丁、在后房劈柴挑水的和尚慧能看见了,随口吟诵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被五祖弘忍听见了,大惊失色,遂将衣钵传与了慧能,这就是六祖。 六祖慧能的弟子们将他说法的内容编辑成一本书,这就是名留后世的《坛经》,它是一本彻底的唯心主义的书。所谓唯心,就是认为一切能看见的东西“色”都是虚无,它是我们求佛的阻碍。在追求成佛的过程中,不应拘泥于一切看得见的形式,而应该从内心出发,抛开杂念,自己悟出世界的本源。 看待世界——唯心。我们看了神秀的偈子和慧能的偈子,可能会觉得神秀修行很低,其实不是,神秀也是一位高僧。在追求“心境”的过程中,神秀站在“有”的高度,将杂念降至最低。他将自己比为圣树菩提树,将心境比为明亮的明镜台,让自己在修心的过程中不受六根六尘的干扰。而慧能站在“无”的高度,只要我们心境虚空,便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更是连尘埃也没有。 另外,《坛经》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句话更是将慧能的唯心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风动”体现了唯物的因果关系,那么“幡动”则向唯心的方向迈了一步,而慧能则认为,如果心静如水,再怎么飘动的树幡,也是静止的,这是一种绝对静止的世界观。 《坛经》中实例很少,慧能几乎不用事例来论证他的观点,因为事物本身就是虚无的。 道家的思想与此较为接近,老子曾说:“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这与《坛经》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判断是非——唯心。众多的佛经教导众生积善行德,而《坛经》则独树一帜。“不思善,不思恶”这是六祖慧能的思想。他从不从辩证的角度看待是非对错。《坛经.行由篇》说“佛法是不二之法,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 六祖慧能在《坛经.般若篇》更详细的描述了佛性“无上下长短,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头无尾”。佛是站在一个绝对中立的态度凌驾于世人之上,佛看待世人如此,世人看待众生也应如此。修道成佛不应执着于任何“善”与“恶”,否则即是“著境”,即是“烦恼”,即被束缚于六尘之中,未能成佛。 来源:刘童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