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悦读】栗振坤:在路上,但奔向何方——《美丽新世界》读后感

2014-05-23 22:46:55 来源:栗振坤 分类:学生天地 阅读量:

最早接触《美丽新世界》,是从《娱乐至死》的前言:“相较于《1984》,《美丽新世界》更值得担忧。”于是便从别人手里借过来一本:“一幢灰白色的大楼,矮矮的,只有三十四层。门口大书:中央伦敦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盾式的图案上是世界国的格言:社会,本分,稳定。底楼的巨大厅堂面对着北方。尽管对夏天而言窗户外已经很冷,室内却热得像赤道。薄薄一道森严的光耀眼地射进了窗户,渴望搜索出什么苍白的、长鸡皮疙瘩的穿便衣的非专业人员的形象,却只找到了实验室的玻璃器、镀镍柜橱和闪着凄凉的光的陶瓷。对荒凉的反应还是荒凉。工人穿的大褂是白色的,手上戴的橡胶手套死尸般煞白。光线冻住了,冻死了,成了幽灵,只有在显微镜黄色的镜头下,才找到了某种丰腴的有生命的物质。那东西在镜头下浓郁得像奶油,躺在实验桌一排排擦得银亮的漂亮的试管里,向辽远处伸展开去……”当时就被内里那种冷漠压抑的金属质感深深震住了。一个小说怎么能这样,一个未来怎么能这样!

很可惜的是,第一次没读完。而后在高二的暑假,偶然间再遇这本书,竟一发不可收拾,连续一个星期熬夜读完。时至今日,也读过不少反乌托邦小说,如《华氏451》《时间机器》《1984》等,但没有一本如《美丽新世界》般令我自灵魂深处的恐惧。

作为小说,《美丽新世界》情节性也许并不强;作为一本书,《美丽新世界》每个角色都是思想。

赫胥黎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世界:人类经基因改造,从某种孵化瓶中长成婴儿,并被分为五个阶级——Alpha、Beta、Gamma、Delta,Epsilon。Alpha是智慧最强、相貌最完美的阶层,而Gamma以下的人不但被限定得矮小愚钝,还批量生产。不过不用担心,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在新世界里,处于“幸福”状态的人们安于自己的“等级”,热爱自己的工作,近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生活,每天享用定量配给的“嗦嘛”——一种让人忘掉烦恼忘掉痛苦、“有毒品宗教之益而无毒品宗教之害”的药品。作者描写了一个保留区内的“野人”,他来到了盼望已久的“新世界”,开始时为新世界富足的物质生活而欢呼,欢呼到达了——美丽的新世界,但最终因自己所有的,早已被新世界居民所抛弃的,人性,而无法适应在生产流水线式的社会中生活,加上他不堪忍受心上人的放荡(新世界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肉欲是得到提倡的,故无所谓“放荡”可言),终于在孤独、绝望中自尽身亡。

书中的前半部分,几乎描绘了一个所谓的“伊甸园”。

有什么人类梦想了几千年的东西,新世界里没能实现呢?经济发展?新世界里如此富足,从Alpha双加到艾普塞隆,人们仅仅是为要玩电磁高尔夫球还是去看最新的感观电影而发愁。健康?从基因开始的限定已经让疾病永远从人类文明中消失。年龄?这里的人们青春永驻,。那些老的不能再老的人,智力已经退化到了婴儿时期,却还有着一只青春的躯体。美女帅哥的青睐?更不用担心,因为在这里,“每个人属于每个人”,肉欲是最大的美德(这也是野蛮人最不能接受的),比如列宁娜与亨利、列宁娜与伯纳、列宁娜与野蛮人约翰……

当然,这个世界里没有艺术、诗歌,没有莎士比亚,没有奥赛罗,没有圣经,也没有哲学。但是,当无处不在的“幸福”不由分说,一把把我们罩住,剧本已经打好,选择只是玩笑,每个人都是社会“幸福”的龙套,艺术这种危险品,也就不再那么重要。更不要说早已被嗦嘛代替的“宗教”。

既然我们的欲望全都可以满足,为什么还需要那欲望的替代品呢?既然我们能够从种种娱乐中获得尽情的享受,为什么还要寻求那类娱乐的代用品呢?既然我们都有嗦嘛,为什么还要从宗教中获得安慰呢?既然无处不在的社交让我们不再孤独,我们为什么还要孤独的思考上帝呢?既然我们能够过着富足的物质生活,为什么还要开展可能带来不稳定因素

来源:栗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