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十点,土木学院2015级新生专业培养方案介绍在犀浦校区二食堂三楼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土木学院副院长易思蓉教授为新生们做了有关专业认知及专业培养方面的介绍。
易思蓉教授首先问大家,什么是土木?土木人应该有怎样的担当?她说,土木专业与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密切的联系。住和行不用说,人们要穿衣、要吃饭,这些工厂、餐馆的修建也需要土木人的付出。我校因铁路而生,因铁路而发展。西南交大的历史,就是中国铁路的发展史。
易思蓉教授回忆到,1977年她进入西南交大的时候,只能乘坐“绿皮车”报到。车上十分拥挤,与现在高峰期的公交车差不多。易教授说到:“即使是紧急制动,你也不用担心会摔倒。因为车上人挤着人,一点空隙都没有。”也正是这种艰苦的环境,让他们立志要改变铁路的现状,让坐火车和坐飞机一样舒服。今天,中国高铁做到了,这和一代代铁路人的不懈奋斗是分不开的。
进入大学,应该怎样学习?易思蓉教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定好目标,善于规划总结,学会自主学习。她向同学们提供了两个校内网站:教务网和学院官网。在教务网上,同学们可以进行选课、查成绩、与老师交流;在学院官网的本科教育部分,同学们可以查看《本科生教育规范》。在这个信息化时代里,许多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但是网络并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代替实体课堂的学习。
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怎么办?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就是同学们的倾听者。易思蓉教授希望各位新生多与导师联系,借助导师的帮助,让大家更好规划自己的学业。在大学里,老师除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也是他们的基本职责,因此大学老师的服务是咨询性的,而不是敦促性的。
易教授说,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学习都是第一位的,同学们要学会向纸介质、媒体和老师学习。为什么老师不是学习首选呢?易教授解释道,四年过后,我们离开大学,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媒体、书本才是我们终生的榜样,老师应该教会我们的是如何学习。
大地是崎岖的,为了让人类有舒适的生活,才有了“挖填跨钻”这几个基础性工作。几千年来,无数的土木人几乎都在重复同样的事情,但可以说这些是没有用的吗?易教授说,现在许多同学,听信学长学姐的所谓“建议”,认为许多课程是没有用的,没有必要认真学习。真是这样吗?思政课看似没有什么用处,但它们可以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识课可以让我们在繁重的学业中调整自己,修身养性。“大家应该明白,土木学院开设的每一门课都不是多余的,每一个学分都是十分珍贵的。”她希望同学们仔细阅读《专业培养方案》,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讲座最后,易思蓉教授说,大学是传授知识和能力的地方,不是传授考试技巧的地方。她将大学比作一眼甘泉,浅尝辄止是不能品味到它那沁人心脾的甘甜的。她希望同学们把心用在每一堂课上,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是个有担当的土木人!
来源:文:周征昊 图:梁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