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悦读】胡安民:美是需要理解的——读《谈美》有感

2016-03-16 22:23:01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周晓芳 分类:学生天地 阅读量:

上了大学开始对美学略感兴趣,便借了一本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写于1932年。作者写这书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美感修养,避免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人。下面我简述一下书中我感受比较深的几点。

对于一件事物的态度

朱光潜先生拿一棵古松作例子,对于这棵古松,让三个人来看,分别为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一般来说,木商知觉到的是能做多少木料,值几多钱;植物学家知觉到的是这是一颗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而画家看到的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由此引出我们在生活中对于一件事物的三种态度:实用态度、科学态度、审美态度。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嵋都会惊讶它们是奇景,但是生长在西湖或是峨嵋山的人除了以生长在西湖或峨嵋这样的名声自豪外,心里往往西湖和峨嵋也不过如此。产生如此现象的理由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会对自己产生何种影响,所以会觉得海雾很美,但如果自己是船上的一名乘客,则会感觉海雾会给行船带来未知的危险,害怕因其耽搁程期而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要想客观的评价一件事物,首先要把自己摆在客观的位置,让事物和自身的实际利益产生合适的距离,一如艺术和实际人生。

移情作用

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对曰,“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庄子答曰,“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

当人欣赏事物的美时,必定会将自己的情感移加到这个事物上,使得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没有生气的东西具有生气。而人对与事物的美感经验就是在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中获得。同时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二是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故有苏东坡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考据、批评与欣赏

考据是说一部分学者对某件艺术品的作者的生世,创作背景,表达目的经行考究,考据获得的是历史的知识。批评是指有一类人喜欢把艺术品定义为特定的样式,然后套用在这个艺术品上,找出作品有哪里违背了艺术规范。欣赏,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个作品,我们只说“我觉得它好”是不够的,还应该说出来它好的道理。由欣赏而得的道理,却是需要通过考据和批评的认识才能获的,如果不肯做踏实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极大的错误。

当然,以上只是书中的几点,其它还涉及了许多,比如美感和快感的区别,自然美的阐述,天才与灵感的关系等等。

在读《谈美》的过程中,时时回想起上次去听美学讲座的场面:大师讲到一个艺术家将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两本书放进洗衣机里面,搅拌过后,将形成的纸渣堆在一起,便成了一件艺术品,并且大师对这件艺术品经行了高度评价。听完后我满脑子想的是:这个东西有用么?现在回想确实有点幼稚,如果拿实用价值去衡量事物的美感价值,又怎么会有结果?而我,真的不懂艺术。另外就是有个提问者,说话确实雷人:“老师,您好,我是学工科的,我想问下你们这些学艺术的,为什么总是在近乎绝望的境遇中会有灵感?”老师淡然地笑了笑:“这个你就要问上帝了。”接着就让下一个同学提问。现在回想一下,虽为工科生,但对于艺术和美感的感知能力如此欠缺,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也许这也就说明了朱光潜先生在1932年写本书的目的远远没有实现。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人要取得进步最大的自我障碍就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比如:我是一个工科生,学些艺术类的东西有什么用呢?

个人简介:胡安民,1066vip威尼斯铁道工程专业2013级本科生,来自广西桂林。我喜欢旅游,大学期间,去过南宁,北海,阿坝州,上海;喜欢把自己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结识陌生人,所以常一个人去旅游,比如一个人去过北川老县城,爬过九黄山,峨眉山;平时喜欢去看电影,尤其是小众的文艺片。进入大三后,开始专心于学业,也报读了英语的二专,希望毕业后,能够随着“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到海外去闯荡。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周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