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的凸点,是山与水的相接,是孔子笔下的论语,老子笔下的道德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论语与道德经有谁说得清楚它们的高低,又有谁渗透了其中的滋味。缱呒的时光和着清凉的阳光,柔柔的布满了书页,颜如玉与黄金屋若影若现,仙气玉骨。料不到的海涵,忘不了的故事。
摇摆的蒲扇,上上下下,和着摇椅的节奏唱响了乐章,稀稀疏疏的翻书声是姥爷心中的钟。一声一声敲响着整个人生。姥爷是我心中最好的学者,在我还小的时候,姥爷总爱拿着蒲扇一摇一摇的,虽然住在农村,可姥爷嘴里吐出的却是一板一眼的文字与无穷尽的故事。农忙过后,阳光烫人了起来,金色的谷粒被翻来覆去的炙烤,一面金黄一面成熟。这时候,姥爷总爱坐在摇椅上,拿着蒲扇,说着他心中的故事,唱着古老的歌谣。还是地主家庭的他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从诗歌到商业经营,姥爷总有自已的一套理解方式,小时候的我总爱问“地主家不是应该很多钱吗?那为什么姥爷还有干农活啊?”姥爷总是一副很严肃的样子,一字一句地说着他的故事。
姥爷叫长清,小时候老祖宗总爱叫姥爷清子。“清子,清子,怎么又去田野了呀?这孩子!”老祖宗总爱把姥爷关在书房,让姥爷反反复复的看书,虽然是地主家,可是为了老祖宗年少时的梦,姥爷不得不从小时就饱读诗经,田野里传来的嬉闹声是姥爷心中最真的渴望。在书中,姥爷最初只是认命的记住,用姥爷的原话说就是,“那一段童年时光即是苦,可到了最后,渴望的不再是渴望,有时候认命也是另一番光景。”漂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的道德经往往用最初的真理解释着人生。时间之内,容颜早已沧桑,老祖宗也各自天之涯,海之角。剩下姥爷承受着一切,然而时代的变动,不同于历史长流中的文化,文化中的苦与恨一代一代的传承,变成最终的书本记忆,可是人不同,那是活生生的人,有着生命的气息,有着各种姿势抵抗与不接受。姥爷相反,是那种轻易的接受,姥姥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姥爷读了如此多的文字,可是到了最后竟然完全没有抵抗,是乡里那个最早交出家产。也是他,身无分文的样子,就这样离开了那个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
姥爷最珍贵的不是那高低起伏的美楼,而是那破破旧旧的让他小时候最痛苦的书,一行一段,一本一页都是灯火下的勤奋,都是千百年来最美好的回忆,不会糜烂,不会落魄,在长河里悄悄的繁衍生长。姥爷说当时要骨气空手离去,白手起家。当所有的东西都默默的回来,才发现原来空的还是空的,像个稻草人一样,无心。姥爷倚仗着他的名声,在原来的繁华的宅子前跪着“求书” 。鼓起石狮的,现在却差了一片斜石,那圆鼓鼓的石眼似乎也要落下来了。姥爷石眼下跪到晕倒,终于拿到了他的心,不过落了灰,粘了其他的味道。
姥爷的屋子总是上了锁,有时候连姥姥都不能进去,姥姥就爱笑着说,你姥爷怕是找了小三咯,是的,姥爷有小三,就是那个日日夜夜伴他成长的小三,不过,姥姥和锁在屋里的“小三”相比,谁是小三,这谁都说不清楚了。记得姥爷有一块丝绸的长布,很是漂亮,姥姥说,那是姥爷还在那个家的时候的穿出来的衣服,后来生活变了,姥爷便割了几大块,最大的那个是包书的。姥姥说当时大儿子刚刚出生,没什么好的布,让姥爷拿出来制衣裳,姥爷竟然耍脾气,一天一夜不吃饭。后来,到底是因为生活好了,还是知道了那是姥爷的真爱,没人再提那块布了。不过,姥爷过世的时候,姥姥亲手把布放在姥爷身边。
后来,我还曾见过那些书,在爸爸的书房里,整整齐齐的。不过好像差了点什么?也许是姥爷与书交流的气息,我想可能随着姥爷和那块长布一起离去了吧。毕竟,姥爷那么爱她们,舍不得丁点破坏。
我想,这是最好的,长布带着书的味道,和姥爷一起,长久了。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供稿:人文学院本科2016级汉语言1班 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