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悦读】姜沫臣:通天大道宽又阔——读《儒林外史》有感

2018-03-08 04:27:59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文、图:姜沫臣 分类:学生天地 阅读量:

《儒林外史》,外史外史,外道的历史。吴敬梓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述对象,将众多小故事衔接在一起,通过不同人物的行为举止刻画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给我们绘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社稷图。

《论语》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行大道之日是古人的愿望,也是中华历史长河中众多领导者的愿望。凡有大作为的帝皇无一不是求贤若渴,纳谏如流,而《儒林外史》中所处的社会已是八股当道,利欲熏心。吴敬梓所呈现给我们的世界是历史,又是故事,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本书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正史。”它真实而又虚幻,我们不难从明清书生中找到《儒林外史》里人物的影子。即使是放在当下,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争名逐利的“风流才子”,道貌岸然的“翩翩绅士”。

《儒林外史》里的人物有的攀缘附势,比如在范进中举前“一向有失亲近”,范进中举后当天登门拜访,张口闭口“亲切的世兄弟”的张静斋;有的道貌岸然,像是人前清廉,人后克扣百姓肉猪的严贡生;有的言行不一,假惺假意,可谓为家母守丧而在汤知县宴宾时将银箸换为象箸、竹箸时方才拿筷,却“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的范进。书中“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书中多有不和谐的人和事,借此来进行委婉而又锋利的讽刺。虽然有意欲结交看淡世俗名利归隐山中之人的三公子、四公子,但其与周围人的对话和行为举止又无不显示出他们的世俗和功利之心以及书生的穷酸气。有的人看似已经看破红尘,不去争名夺利,但又没有几个人能够逃出怀才不遇最终得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圈套,大多数的人都是为能够在名状中看到自己的名字而不顾一切。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秉承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在书中寻求仕途,一旦能够中举,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范进中举”的故事广为人知,它叙写书生范进数十年不中,在岳父家受尽嘲讽,而后时来运转,得到考官赏识,竟喜极而泣,变成了疯子,岳父胡屠户一掌打醒范进,这时邻里邻外送米送面,乡绅攀缘附会,好不热闹!就连平时对他冷嘲热讽的胡屠户也吹捧“我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把自己抬举得宛如伯乐一般,八百年前就知道范进要中举哩!放眼当下,何止有一些人在别人落魄时落井下石,得道时趋炎附势!这世道锦上添花的人不少,雪中送炭的人却是微乎其微。

在我看来,书中反映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虽然极端但却不无道理。自从近现代思想解放以来,“德先生”与“赛先生”逐渐与中国人交好,融入中国社会之中。思想上强调“个性的解放”,“人权独立”,政治上更加民主公平,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但是不论如何发展,《儒林外史》中所描绘的人性的贪婪,见风使舵,附庸风雅世俗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不如说,这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之一,是不同个体之间竞争奋斗的表现形式,正因如此,社会才向更高、更优秀的阶段进化。或者说,这是达到“大道之行也”的必经之路。当然我也相信在某一个未来,人人品德高尚,符合我们当代的价值观。这本书的现实意义便在于此,他是一本经久不衰的著作,是一面能够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的镜子。

书中小人之心当道,但人人都是司马昭的路人,心照不宣,仿佛这是应该的一样。鲁迅先生曾说:“从来如此,便对么?”当趋炎附势成为家常便饭,揭穿这种行为无疑是会招来白眼甚至得而诛之的。一个人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揭露社会的丑恶理应是能够得到人民的尊重与支持的,不过,若是他戳穿的是人民恶习的脊梁骨又当如何?利益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永远的朋友。别人指着鼻子揭你伤疤,我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够淡定。纵使忠言逆耳利于行又有多少人能够不听信奸佞小人的谄媚之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孰能没有七情六欲,孰能不趋利避害。这既可以说是这部分人聪明的地方,也可以说是愚蠢的地方。聪明在于生物的本性,愚蠢在于没有从社会的总体去思考和看待问题,没有发展的眼光。

纵观历史长河,我们就会发现时代在进步,科学在进步,人类在进步。在偶然或是必然中总会有圣贤大能超脱历史,前览无尽未来,描绘出人类社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的大同生活。我们的未来还是光明和可见的,在混沌的人群中会有一只无形的大手赋予某些人以超然的力量,指引我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不说过去,我们说说现在。把吴敬梓所写的人物换上新衣,配上新设备,让他们追求的目标不再是中举而是富饶的小资生活,我想这就是活脱脱的《都市外传》。如今的社会消息不再闭塞,处处都是知识的海洋,更多的人们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这让很多人看到了历史的不足,看到了当下的不足。尤其是这样一个生活节奏不知比以前快了多少倍的生活,更乏不受滚滚长河驱使的得道之人。于是他们站了出来,呼吁大家看清自己,看清本质。其实民族脊梁不外于此,我们古代有先贤,如今更有,以后也一定会有。通天大道不是由科学技术盖出来的,他是由人类踏出来的,经过历史的冲刷,这条大道将更清晰的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我说历史的引导者不是少数人,其实每个人都有成为大能的潜质。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如若不能达到那个高度或者不愿达到那个高度,不如安心做自己,认清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踏踏实实做好应该做的事,为这条大道增砖添瓦。

【作者简介】

姜沫臣,1066vip威尼斯土木2015级桥梁系学生,喜欢读书,关心时事,爱好唱歌和动漫,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以诚待人,以礼待人。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文、图:姜沫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