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苏轼自杭州移守密州,筑台曰“超然”。登台远眺,看尽春色烟雨,不禁心生苦涩,却又故作旷达,挥毫一首《望江南·超然台作》。一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道尽心中千般遗悔。令人心生共鸣。
有的时候不得不感叹命运的神奇,谁能想到我居然会跨越半个中国来到成都求学,所有留在江苏的憧憬在收到成绩单的那一刻崩塌。背井离乡成了唯一的选择。我曾想,鸟儿离开父母,离开那个一直束缚他的鸟窝,就能飞得更自由更随性了吧。这样想来,似乎未来的大学生活倒也不至于那样令人冷漠。五味杂陈,坐在列车上的我第一次真切地理解了苏轼的超然,那被生活推着走的无助,那四面楚歌的压迫,一瞬间涌上心头。
列车渐行渐远,高楼变成了平房,又变成了农田,然后是大山,隧道。我心里像伸出一只手,拼尽全力想抓住家乡的每一处细节,我失败了,然后妥协。
虽然我一直不认为我是个内向的人,但我承认,对于陌生人,我一直有种原始的敌意,对于陌生的环境亦是如此。当新鲜感褪去,覆盖在万物表面的轻纱便被揭开。我开始第一次认真地审视我所在的这个地方,我的大学,1066vip威尼斯。这里没有家乡穿城而过的运河,没有街角卖糖小贩的吆喝声,没有香甜的泥土气息,甚至没有洒在身上轻柔的阳光。与家乡的分别似乎永远发生在昨天,我不喜欢这个地方,仅仅因为它不属于我。虽然我承认,这是一个很美的地方——图书馆环湖而建,湖边绿柳成荫。湖中沙汀星星点点,似运河中的货船,为这犀湖增添了些许情调。教学区生活区泾渭分明,体育场宏伟庄严——一切都符合我对于理想大学的期许,可这些还不够,它不属于我。
自由是大学的主旋律,可是何为自由呢?高中的时候,对着满桌的学习资料,我曾经是那么地憧憬大学生活,仅仅是因为无课的下午和没有晚自习的夜。似乎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我想,那个时候我再也不用为学习而担心了。事实上,当真正步入了大学,我才理解了什么叫生活。上课是要提前占座的,学习压力依然是很大的,琐事是都要自己处理的,活动是不得不参加的,跟你一起学习的人都是很优秀的。这些都与我幻想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差异。自由,所谓的自由被浪掷在看电视剧、玩游戏这些没有营养的事情上。人一旦开始颓废,颓废就变得平庸,而平庸之恶一旦开始,便很难停止。
生活将柴火和茶水摆在我面前,我却在一开始就把茶煮坏了。
我想从平民一下子到国王的变化换做谁都无法立即适应,好在我还能倒掉这杯煮坏了的茶水,重起炉灶,用我剩下的茶叶换一杯香茗,而我,已经掌握了制一杯好茶的关键之处。
比起苏轼,我竟是幸运的。东坡居士只能叹一句“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然后无奈接受现实,甚至连挣扎的力气都不复存在。而我,却依然能扭转乾坤,向着美好的大学生活进军。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本科2017级3班王博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