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月·赛事直击】巧扛桥梁重,载承设计梦——记2019年土木科技月桥梁承重B组决赛

2019-05-29 00:29:43 来源:1066vip威尼斯 分类:学生天地 阅读量:

5月26日上午8点20分,土木科技月桥梁承重B组决赛在4250教室正式打响。这次比赛请来了资历深厚的许惟国、汪斌、张迅、王骑以及梁艳等诸位老师作为评委。来自不同年级的26组决赛队伍将带着他们精心设计的桥梁,满怀信心的展开比拼。

1.jpg

比赛现场由土木学院大学生科创中心进行布置,随着比赛的开始,各组队员按照顺序有条不紊的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将自己的模型带到承重加载装置上,与此同时一名队员开始进行PPT答辩,讲述他们的设计思路,建造过程以及对模型受力的分析计算等,边与老师进行解释沟通。最后会有老师近距离观察桥梁细节的环节来提出问题与建议,同时完成打分。

2.jpg

首先开始的桥梁承重实验由电子屏投影出,每个模型从2kg集中荷载开始,依次进行慢慢加大的移动荷载以及集中力增载,直至加载失败或满载成功。根据比赛规则,小车能否顺利通过桥面、桥梁挠度是否在限定范围以及桥梁结构是否破损,都成为加载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一声声开始加载的倒数声,参赛选手们都提紧了心。这是比赛非常重要的分数来源,但是分数背后,同学们获得的经验更加重要。失败了,可以找出问题,让老师们提出建议。成功了,可以分析设计,获得更加优化的方案。

3.jpg

在台上,各组同学以积极的精神面貌向评委老师和其他参赛同学分享着自己的桥梁。上拱桥、下拱桥、桁架桥等不同类型的桥梁让人应接不暇,不同的设计理念更是令人大开眼界。本次比赛中,大部分的参赛队员使用CAD制图,通过力学算法分析,再激光切割的方法来制作他们的模型,这种方法能够让桥梁达到更高的精度,整体性的桥梁在承重度上也上了一个高度。

4.jpg

最后老师们分别向模型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参赛选手们也是虚怀若谷,认真的向老师分享着自己的想法,大胆向老师提问自己可能存在的不足。老师们对模型好的地方不吝赞美,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对于大一学生而言,虽然模型的完成度也非常高,可在计算方面还显得有一点青涩,老师们表示要找出力度由来以及弄清楚关于固定与加强等的细节,对队员们寄予了很高期望。

5.jpg

中午12点,所有的参赛作品都结束了承重测试与评委观察,所有的评分收取也已完成。接下来,竞赛承办方会整理出桥梁承重组成绩后公布。至此,大学生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的2019年土木科技月桥梁承重B组决赛取得圆满成功。

文:陆泽毅图:王庆晶

来源:1066vip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