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6日,第十三届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竞赛活动暨第二十一届结构设计竞赛桥梁承重组决赛于犀浦校区四号教学楼X4250举办。本次竞赛邀请到1066vip威尼斯王骑老师和梁艳老师担任大赛评委。比赛由1066vip威尼斯科创中心承办。

早上8点30分到8点50分,各参赛队伍陆续到场,将模型搬运至走廊制定存放处。所有参赛选手入场签到后,各小组派一人进行抽签,并进行PPT的拷贝。经过初赛,有7组参赛队伍成功进入决赛。本届赛题要求参赛者设计承重型桥梁,制作的模型要能够承受堆载和动力荷载和振动冲击荷载的作用。

决赛于上午9点正式开始。所有队伍按抽签顺序参赛答辩,竞赛内容分为安装模型、模型陈述与答辩、加载测试以及评委点评四个部分。其中,安装模型和和模型概述同时进行,陈述和答辩可以用PPT演示,但概述时间不超过3分钟,提问环节由评委老师决定。每组答辩结束,进行加载测试并重新评定系数。最后,由评委老师对模型和加载状况进行点评。

在答辩过程中,团队的代表们结合PPT从模型的设计思路、结构计算、搭建过程对作品做初步介绍,着重从剪力和应力的计算出发,对桥梁的模型科学性进行说明。很多小组还进行了加载模拟和结构反思,体现了参赛选手追求卓越、格物致知的优秀品质。

随后就是激动人心的加载环节。加载测试主要分为3个方面:集中受力荷载测试、挠度测量、振动冲击荷载测试。其中,挠度用小车在其中一个车道上通行的位移来评判;而振动冲击荷载则由评委老师指定整个桥面的最薄弱的位置,固定高度,自由下放一个标准7号篮球。下放后不进行任何人工干预,直至篮球不再在桥面上弹跳,以此得到相应参数。以上测试过程由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员全权监督并记录。

11点整,决赛全部流程顺利结束,指导老师、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合影留念。比赛结果将稍后在学院官网上公布。本次比赛精彩纷呈,同学们用作品阐释了对赛题的思考和创新,反映了交大土木学子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预祝参赛选手们取得优异成绩,也期待后续比赛诞生更多优秀的作品。

最后,特别感谢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对本次比赛的大力支持。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文:张铭煊 图:科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