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木要闻- > 正文

路湛沁教授的土木情缘(三)

2012-03-16 20:06:44 来源:艾莉 分类:土木前沿展示 阅读量:

1948年底路湛沁随学校南迁,1949年上海解放,学校返回到唐山。

195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了“研究生班”,全国各院校可派在校年轻教师去学习,系统学习苏联教学经验。学院选派路湛沁等八名教师参加研究生班进修深造。当时苏联派来各学科专家担任教学,目的是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借鉴苏联的教育体系培养中国自己的专科人才。“研究生班”学员须先学习俄语。路湛沁选择的专业方向是钢筋混凝土,随工程结构教研组(这个组从主任到教师全是白俄人)苏联专家学习(该教研组有钢筋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三个专业方面的专家)。当时哈工大的原有教师都是原来的俄侨,因此决定要在研究生进修班里挑选一些人进入教研组,学校的初衷是毕业后把这几个人留在哈工大工作。路湛沁有幸被选中并兼任副主任,但唐院只同意路湛沁毕业后在哈工大工作两年,属于借用。“研究生班”学习使用的教材全套都是俄文的,为了全国兄弟院校有关专业的需要,哈工大承担了翻译教材工作,路湛沁主抓《钢筋混凝土结构》教材的翻译工作。这部教材影响很大,是我国建国初期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的重要教材之一。

1953年,在哈工大举办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科学研讨会上,路湛沁主持了工程结构(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方面的讨论,他向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同行们介绍了苏联工民建专业有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设计、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教学经验,受到了各高校代表的好评。

1954年苏联专家回国,路湛沁也回到唐院。他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如何运用在哈工大学到的知识,建立唐院新增设的工民建专业。回校后,路湛沁任建筑结构教研组主任;兼任学校科研科主任,管学校学报工作。

1957年夏,教育部选派路湛沁赴莫斯科铁道学院进修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学科专业,同时对前苏联高校的教学及科研状况进行考察。在为期两年的进修期间,他除参与导师进行的桥梁课题的科学试验工作外,他还抽时间去听莫斯科土建学院钢筋混凝土专业课。

1959年路湛沁回国,继续担任建筑结构教研室主任,并兼桥隧系副主任

1960年学校开始在峨眉建校选址,路湛沁被任命为设计组组长,成为最早派往峨眉建校的技术骨干之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科学的春天”来了,他由文革期间的靠边站成为了学校教学、科研第一线的主力,全身心地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工作中。

来源: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