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纵横交错,微风浮越,沿途小道铺开的,在蓝天白云下,展现参差错落的剪影。我最喜欢这里风格迥异的房屋建筑风格,竹干节节高升的外形和钢架玻璃的结构将香港的传统气质和现代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各种建筑争妍比美,许多空间网格桁架设计让我涌起付诸专业实际的想法。
这里还充斥着许多特别的色彩,淡紫色的公交车驶过时一下神摇目夺。走进繁华热闹的香港湾仔街市,一大排彩色的屋子出现在眼前,在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寻觅那幢全身上下“穿”着蓝外套的蓝屋。
走近蓝屋,仿若穿越香港旧日风华。作为一栋具有70多年历史的战前楼宇,蓝屋是香港少数余下有露台建筑的唐楼。据说当年“蓝屋”在修葺时,油漆工人手上就只有水务署常用的蓝色油漆,无心插柳便有了今日的“蓝屋”。这里住的都是湾仔当地的街坊,街道狭窄,人潮汹涌,店铺林立,却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很多感受无法言说,它令我感动的是在挖掘许多过去对现在文化影响的细节里,我更深刻的领悟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有多么庞大。在繁华的都市里生存了这么久,蓝屋的改造堪称香港古建筑保育活化最经典的案例之一。“蓝屋建筑群”修复项目最温暖的地方就是采取了创新的“留屋又留人”的方式,在湾仔的车水马龙间色彩夺目。
而站在屋前,伴着微风拂略,想象着它一整天都洋溢着薰衣草的情调,像山间一座远离尘嚣的怡人之地,等下一缕清风吹过蓝屋的每个角落发出仙乐般的琴声。我也一改初见房屋密密麻麻的窗户和低矮的层高时压抑的想法,即使视野受限,但那片辽阔的原野足够让我的思绪驰骋。《瓦尔登湖》中有一言,“只有拥有广袤的地平线的人,才是世上最幸福的人”。闭上眼,我仿佛身处离群索居之处,清新幽雅,远离了人间尘世,而这海市蜃楼充盈着生生不息的活力。
我也恍然大悟,蓝屋在城市里鹤立鸡群的,不只是色彩斑斓的外表,更是它富余的文化生机。时间只是我乘风的屋檐下,沐浴午后斜阳,我静享思维触点激烈的碰撞。清风不止,疏影不息。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供稿:2020级土木6班张铭煊